省运会青少年组别年龄划分再成焦点
近日,第二十三届省运会青少年组竞赛规程的发布在体育圈引发广泛讨论。其中关于参赛选手年龄限制的条款特别引人关注:足球项目U15组别要求运动员必须在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误差不得超过3个月。
"这个规定太死板了,有些孩子发育晚但技术好,现在连参赛资格都没有。"——某市青少年足球教练张指导
年龄限制背后的考量
省运会竞赛处负责人李主任解释:"严格的年龄划分主要是出于三方面考虑:
- 确保比赛公平性,避免"以大欺小"现象
- 保护青少年运动员身体发育
- 便于人才梯队建设"
但不少基层教练反映,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可能导致一些技术出众但年龄稍大的苗子失去展示机会。以篮球项目为例,某市代表队就曾因主力中锋超过规定年龄3个月而被迫调整阵容。
专家建议:建立弹性机制
体育教育专家王教授建议:"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在严格审核的前提下设立特殊人才通道。同时应该:
- 增加骨龄检测等科学评估手段
- 设置不超过10%的"弹性名额"
- 对发育较晚的运动员实行保护政策"
相关数据:去年青少年运动员体检报告显示,同年龄段选手身高最大相差达22厘米,体重差异最高达18公斤。
据悉,省体育局已成立专项工作组,计划在下届省运会前修订相关规程。届时可能会引入更科学的年龄分组标准,在保证比赛公平的同时,给更多青少年运动员提供展示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