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说透

在某些运动项目上,人种的差异似乎一直存在着,黑人运动员在田径中的跑、跳和拳击等项目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是,他们在举重、游泳、跳水、体操、射击、射箭等项目上一直比较落后。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呢?是他们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天生就不同于其他人种呢?还是历史、地理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使然?

自然和人为的淘汰

一些学者认为,黑人进入文明时代的时间比较晚,因此使他们的许多身体优势保存了下来,这和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最早的黑人大都生活在非洲地区,非洲热带森林中各种天然食物为他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因此他们缺乏开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动力。在封闭的环境中,整个非洲的社会发展缓慢,人们一直过着茹毛饮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这种原始生活需要他们能跑善跳,并要有足够的力量和灵性,才能在猎获动物的同时躲避猛兽伤害。

进入文明时代比较早的一些种族大多生活在温带地区的大河流域,那里的自然环境适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人们在各种生产活动中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随着工具的不断进步,枪炮代替弓箭,起重机代替臂力,车轮代替腿和脚……他们不再那么依靠身体的功能来适应自然界了。

十五六世纪时,非洲黑人成了奴隶贸易的商品,他们又经历了殖民者的“选择”,那些具备优秀身体素质的人得以存活下来。在黑奴贸易中,黑人通常都要经过三轮淘汰:

一、在非洲的奴隶市场上进行淘汰。不是所有的黑人都有机会被买走,只有那些10岁到35岁之间的男子和25岁以下的女子,四肢健全,头发、唇眼无疾的人才会被看中、

二、在运送黑人的过程中的自然淘汰。殖民者用船把黑人送到美洲,船上的条件极其恶劣。漫长的航程中,天花、痢疾等传染病夺去了10%到50%奴隶的生命,能活着到达目的地的都是生命力极强的奴隶。

三、黑奴到达美洲后,过重的劳动和恶劣的生活待遇使他们在第一年又会死去三分之一。正是这样高的淘汰率使得体质最好、生命力最强的黑人存活了下来。

另外,黑人到达美洲后,原有的家族和种族关系解体,黑人之间的婚配、黑人与印第安人的婚配、黑人与白人的婚配都不再有近亲婚配的弊端,符合优生的原则,这就使他们的后代体质更好、更出色。

体能和体型上的优势

人类基因组图谱表明,人与人之间基因密码的相似程度高达99.99%,差异仅有0.01%。正是这0.01%的差异决定了人种与人种之间在外貌、身体形态,肤色,眼睛颜色等方面的差异。科学家现在还不能解释那0.01%基因是否能决定体能的好坏,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同人种的人在生理和生化代谢方面肯定存在差异。

运动医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黑人躯干短,四肢长,上肢大臂长,下肢大腿粗、小腿细,脚和腿肚之间有一个出色的力矩,臀部普遍翘起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的体能条件和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埃莉诺·梅特利雷对美国黑人进行了人体测量学研究,他把相同身高的不同人种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黑人的下肢总是更长些,尤其是小腿比其他人种都长。由于下肢长,黑人的重心也高于其他人种,重心高,稳定角减少,有利于快速灵活。小腿长对跑步有利,能够使肢体末端获得更大的线速度,有利于蹬地,以获得更大的支撑反作用力。

欧美学者的研究还发现,在体重与内脏器官同样大小的情况下,黑人的骨骼比其他人种的骨骼长5厘米左右。

我国的科研人员曾对古巴女排黑人运动员进行测试,她们的平均身高为1.789米,两臂伸长为1.9米,最长者是2.02米。黑人两臂伸长与身高之比超过其他人种。这种体型的特点,使他们在球类,田径,拳击等项目上占绝对优势,而在举重、体操等项目处于劣势。比如黑人选手在举重时,修长的四肢不利于手持重物举到头顶。在这一点上,他们就大大不如黄色人种,因为黄种人的体型大都为圆筒体形,易于举重发力。许多专家认为,臀部上翘,爆发力会很强,因此冲刺和弹跳能力就好。因为臀部上翘使臀部与腿部肌肉的长度增加,收缩时产生更大的力量。拉长后的肌肉还可以增加力对臀、腿部的作用时间。

黑人的脚部结构也与其他人种不同,一般人的脚趾中大拇指最长,黑人则是第二脚趾最长,而且跟骨大,足弓高,加之脚底厚实多肉,使整个脚犹如一双富有弹性的靴子。由于黑人的脚底肌肉发达,因此其脚内肌肉强度就大。

据科研人员测试,黑人的脚内肌肉强度为150-200公斤,黄种人为100公斤,白种人为50公斤。若以同样的腿部蹬力作用于地面,黑人的弹力比白人高出3-4倍。

因此,黑人在田径场上,尤其是短跑中所向披靡。另外,黑人的跟腱长。据测试,古巴女排黑人运动员的脚跟腱平均长度为25.9厘米,最长者为29厘米。

其他优势

黑人的肌纤维中白肌较多,红肌则少于其他人种。肌纤维根据颜色的不同分为红肌和白肌两类。不同类型的肌纤维抗疲劳的能力不同。与红肌纤维相比,白肌纤维在收缩时能产生较大的力量,但容易疲劳,而红肌纤维抵抗疲劳的能力比白肌纤维强的多。因此,拥有红肌或以红肌为主的人属于耐力型选手,而拥有白肌或以白肌为主的人属爆发型选手。大多数黑人运动员的肌肉以白肌为主,因而更适合短跑、拳击等项目。大多数欧美人的肌肉以红肌为主,适合于游泳、举重等动项目。

有人说,泰森天生就是名爆发型选手。前苏联医学家认为泰森的爆发力远远超过他人,因为泰森身上的白肌远远超过他人,但是白肌多了,红肌相应地就少,所以泰森先天耐力不足。

[大多数黑人的两臂伸长与身高之比超过其他人种,我国的科研人员曾对古巴女排黑人运动员进行测试,她们的平均身高为1.789米,两臂伸长为1.9米,最长者是2.02米。]

黑人的骨骼密度大于其他人种,而脂肪却少于其他人种。成人各器官的密度惟有脂肪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而骨的密度最大,因此浮力的大小与脂肪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水中,白人每立方厘米肌重仅仅为1.5克,而黑人则为11.3克,因此到了水中,黑人需付出比白人更大的气力才能解决自己身体上浮的问题。比重大、浮力小,这也是黑人运动员无论男女在游泳方面成绩甚微,不如在其他体育项目中声势显赫的原因。

黑人身体的辐射散热功能优于其他人种。人在运动时体温必然增高,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节体温,体内环境便无法正常,电解质平衡的破坏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对黑人的代谢状况进行研究发现,黑人的汗腺比白人多,所以黑人的皮肤致冷更快,排汗机制比白种人更完善。在室温37.8℃的房间里,经过一系列指定动作后,黑人比白人流的汗水少一些。而在室温76.50℃的房间里停留15分钟后,黑人的流汗量是白种人的十几倍。

[根据颜色的不同,肌纤维有红肌和自肌两类。上方的两幅图中深色的为红肌(左),浅色的为白肌(右),这两幅图表现了两种类型的运动员的肌肉特点。]

[拥有红肌多的选手属于耐力型选手,比如上图的自行车长距离选手。]

[拥有白肌多的选手属爆发型选手,比如上图的跨栏选手。]

[图为肌肉结构图:肌肉由肌腹和肌腱组成、肌腱无收缩能力,因此肌肉的收缩和扩张都靠肌腹、肌腹是肌肉的主体,主要由肌纤维构成,可收缩或舒展。肌纤维又是由肌原纤维构成的。粗、细肌微丝在肌原纤维中呈规则的、有序的排列。由于粗,细肌微丝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滑行,产生了肌肉的收缩。黑人的肌肉收缩能力要比白人好,所以他们的爆发力更强。]

研究结果显示,黑人身体的辐射散热功能强既有散热系统形态学方面的优势,又与身体微量元素含量明显不同有关。黑人宽厚的霸唇、短而粗的鼻腔、发达的汗腺都有利于散发体热调节体温。

而且,黑人血液中所含铜元素的百分比高于欧洲人。这是因为铜在黑色素形成过程中,对二羟基苯丙氨酸起催化作用。忍受干早所带来气温剧增的能力的差别,在婴儿期就已显露出来,如由撒哈拉沙漠刮向塞内加尔和苏丹的肆虐的干热风,使大量白种人的婴儿夭折,而对黑人的婴儿却没什么特别的影响。

[从体能方面来分析,黑人运动员在游泳项目上不占优势,因此,他们如果要取得好成绩,需要比白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在28届雅典奥运会上,法国黑人选手梅特拉获得女子50米自由泳的银牌。]

黑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红细胞的含量要比其他人种高。黑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含红细胞600万以上,比其他人种每立方毫米高出100万-150万。红细胞多,血红蛋白的含量就高。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供给组织,

以氧化能量物质,并释放能量供身体活动需要。人体在运动时,血红蛋白有增大供氧量和排出体内代谢物乳酸、二氧化碳的作用。黑人运动员肌肉疲劳后恢复得快和血红蛋白多有很大关系。

环境和文化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根据居住地不同,黑人可以分为非洲黑人、美洲黑人和亚洲黑人等。其中非洲黑人又有中非、西非和南非黑人之分,美洲黑人又有南美和北美黑人的区别。由于他们生存的环境不同,也形成了他们不同的身体形态,机能,并在不同的体育项目上表现出优势。

美洲黑人身材高大,四肢修长。肌肉活检显示,美洲黑人运动员的肌纤维进行无氧呼吸的百分比较高,因而他们在短跑中耗氧不多。因此美洲黑人短跑、拳击等项目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其中,北美黑人在篮球、田径和拳击方面天才出众,而南美黑人在足球、跳跃方面盖世无双。

非洲黑人长期生活在非洲高原,造就了这一人种的最大吸氧能力,其心肺功能明显优于其他人种,包括美洲黑人。有的学者认为,西非的黑人似乎都具有某些天生的优点。他们的肌肉适应于热带气候的生活,跟腱较长,皮肤内脂肪少,肌肉多。数千年来,他们生活在高原地带,空气稀薄,对肌体吸氧能力的锻炼极为有利。这主要以肯尼亚黑人为代表,他们在中长跑等耐力性项目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美国黑人长期以来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从事医生、法律职业的所占比例不足4%,工程师不足2%,大多数黑人很难找到理想的职业。从事竞技体育是黑人青年获得更好教育和改变自己地位的有效途径。美国各大学都以优厚奖学金在国内外招收运动员。很多具有运动天赋的黑人青年学生都刻苦训练,以取得进入名牌大学的奖学金。

黑人在美国最先获得优势的运动项目是拳击。20世纪初,黑人和白人的拳击大战,被黑人看作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著名的黑人拳王柯克·约翰逊、乔·路易斯,直到现在的迈克·泰森,都为提高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图为美国短跑运动员卡尔·刘易斯:他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获田径100米、200米,跳远和4×100米接力4枚金牌。1988年获100米、跳远两项金牌。1992年获跳远和4×100米接力金牌,他是奥运会历史上惟一连获三届跳远冠军的运动员。]

同样,黑人在提高社会地位的同时其经济基础也大大提高。尤其是黑人运动员,如卡尔·刘易斯破一次世界纪录可得1750万美元的收入。除去商业收入以外,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年总收入为900万美元左右,是美国总统年薪的45倍。美国黑人体育明星成为百万富翁易如反掌。这增加了黑人的荣誉感,自豪感,给他们增强了很多信心,进而在工作中,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经济收入也明显提高。

可以说,体育改变了一部分黑人的生活,他们用自己的体能优势和顽强的毅力征服了全世界,也让每一项体育赛事多了不少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