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雪小时候体弱多病,她的父母为了增强她的体质,把她送进了体校,结果她发现自己在滑冰方面拥有极高的天赋。但是否继续读书还是坚持滑冰,成为申家的一大难题。最终,由于申雪对滑冰的热爱,家人决定让她走上这条冰雪之路。
1992年,14岁的申雪被姚滨教练引荐给大她五岁的赵宏博。当时的赵宏博因为踝骨受伤,正面临退役的边缘,但姚滨教练决定不放弃他这个潜力巨大的双人滑选手,于是他挑选了申雪作为搭档。那个时候,申雪身材娇小,瘦弱的外形与赵宏博的高大身形形成鲜明对比。
最初,赵宏博对这个搭档并不满意,但他没有明说,只是表示要“试一个月”。申雪则表现出她的倔强,回应道:“一个月就一个月!”两人便开始了他们的滑冰合作,尽管困难重重,他们的配合逐渐默契,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搭档魅力。
然而,初次的比赛并不顺利。1992年8月的黑龙江滑冰大赛上,申雪和赵宏博因缺乏默契,频频失误,最终未能取得好成绩。这让年轻的申雪感到非常失落,回家后她忍不住放声大哭。而赵宏博也深感沮丧,教练姚滨的压力也大增。但失败并未打击他们,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加努力训练的决心。
姚滨没有因此放松训练,而是要求两人更加刻苦。由于哈尔滨冰场的条件有限,他们常常在半夜进行训练,一直练到凌晨。赵宏博在训练上得心应手,而申雪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尽管艰苦,她始终坚持不懈。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他们便在全国滑冰锦标赛中爆冷夺冠。这个冠军不仅是他们的首次胜利,也成为了他们未来不断追求的动力源泉。随着他们在中国花样滑冰的崭露头角,他们开始为更高的目标而奋斗,梦想着走向国际舞台。
申雪和赵宏博的目标是冲出亚洲,征服世界。1996年亚洲冬运会,他们全力备战,并且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突破——在这次比赛中,他们成功夺冠。在艰难的训练和生活压力下,赵宏博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然而,申雪鼓励他转化悲痛,并且在赛场上继续拼搏,最终他们如愿以偿,夺得了亚洲双人滑冠军。
在随后的几年里,申雪和赵宏博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和坚韧的毅力,在世界舞台上屡创佳绩。2000年,他们获得了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的冠军,这一成绩打破了欧美国家在冰坛的垄断,为中国花滑打开了新的局面。
2002年冬奥会,尽管他们的表现没有达到最佳状态,但铜牌仍然是中国双人滑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申雪和赵宏博的名字开始为世界所熟知。
到了2006年,申雪和赵宏博已经接近职业生涯的尾声。他们明白2006年意大利冬奥会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战。虽然在比赛前赵宏博遭遇了跟腱断裂的伤痛,但凭借着坚强的毅力,他们最终赢得了双人滑铜牌,为中国冰坛再添光辉。
2010年,他们迎来了真正的巅峰时刻——在温哥华冬奥会,他们以216.57的总分,勇夺双人滑金牌,成为历史上第一对夺得双人滑金牌的非欧美选手。这个金牌的获得,标志着中国双人滑在冬奥会的金牌梦终于成真。
此后,申雪和赵宏博相继宣布退役,但他们并没有离开花滑世界,而是继续为中国冰坛贡献力量。赵宏博成为了双人滑主教练,并成功培养了新的冠军选手隋文静和韩聪。2022年,北京冬奥会再次见证了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申雪和赵宏博的家庭生活也有了新的篇章。2013年,他们的女儿赵雪儿出生,成为了他们爱情的象征。随着女儿的成长,赵雪儿也开始在花滑赛事中崭露头角。
尽管退役后的生活更为平静,申雪和赵宏博依旧活跃在公众视野中,参与各种活动。2022年,他们再次出现在与美食相关的纪录片中,展示了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赵宏博谈起过去时,常常带着笑意回忆起那些艰苦的训练岁月,而申雪则继续在公众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对冰上伉俪,不仅在花滑赛场上创造了辉煌,也在生活中携手共进,演绎了属于他们的传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