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足终于进球了!看着激动的球员和粉丝们!突然感觉很可悲!

比赛结束后,记者在混合采访区逮着个穿褪色国足球衣的大叔。大叔蹲在墙角抽烟,烟雾缭绕里那张脸写满了故事。"我从2002年世界杯开始看国足,现在儿子都上大学了。"大叔吐着烟圈说,"每回都说再也不看了,可一到比赛日,这腿它自己就往电视机前凑。"旁边年轻球迷打趣:"您这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啊!"这话引得周围人都笑了,可笑着笑着,好几个人的笑容就僵在了脸上。

看看隔壁日本队的比赛,那才叫一个赏心悦目。人家踢印尼6比0,传球配合行云流水,三脚两脚就能打到禁区。反观咱们,进攻节奏慢得跟老牛拉破车似的,好不容易推进到前场,临门一脚又软绵绵的。更扎心的是数据对比:日本队首发11人里有9个在欧洲踢球,咱们就一个在克罗地亚坐板凳的替补。这差距,简直就像是智能手机和传呼机的区别。

说起这个点球,争议可不小。慢镜头回放显示,巴林球员确实手球了,但那个动作幅度很小,属于可判可不判的类型。有球迷调侃:"裁判这是看咱们太可怜,给个安慰奖吧?"更讽刺的是,这竟然是国足本届世预赛的第一个运动战进球,之前的进球全是靠定位球。难怪有网友说:"咱们这是把足球踢成了定点投篮比赛啊!"

离场的时候,天突然下起了雨。有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把国旗裹在身上挡雨,他爸问他:"以后还看国足吗?"孩子想都没想:"看啊!万一他们变厉害了呢?"这话听着特别耳熟,二十年前,三十年前,那些现在已经成为大叔大爷的老球迷们,当年也是这么说的。时光在变,期待没变,只是不知道这个"万一"还要等多久。

球场外的夜市依然热闹,烧烤摊的老板边烤串边跟食客唠嗑:"要我说啊,这国足就跟我们家烤韭菜似的,都知道不咋地,可每回还是有人点。"食客们哄堂大笑,笑着笑着又都沉默了。是啊,明知道可能又要失望,可下回比赛来了,还不是照样打开电视?这大概就是中国球迷的宿命,一边骂着一边爱着,就像对待自家不争气的孩子,打归打,骂归骂,真要外人说不好,第一个急眼的还是自己。

回酒店的大巴上,球员们都很安静。赢了比赛却高兴不起来,这种滋味确实不好受。王钰栋靠着窗户发呆,手机里不断弹出球迷的留言。有人说他是希望,有人说他迟早会被同化。年轻的脸庞映在车窗上,雨水让倒影变得模糊不清。这条路还很长,长得看不到尽头,但总得有人继续走下去。就像那些在雨中不愿离去的老球迷,就像那个用国旗挡雨的小男孩,就像每一个嘴上说着再也不看,可比赛日还是会守在电视机前的中国人。

本文就只是用来分享一些积极向上的能量啦,可没有要去侵犯别人合法权益的想法哟。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就赶紧联系我们哈,我们会很积极地配合去把问题给解决掉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