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射箭赛:高原上的精准对决与文化传承

青海湖湖畔的草原上,风呼啸着掠过,28 岁的藏族选手才让卓玛手持牛角弓,目光坚定地瞄准 50 米外的靶心。2025 年全国射箭锦标赛的室外赛场上,她深吸一口气,左手托弓,右手拉弦,弓弦拉满时与肩同高,随着 “嗖” 的一声,箭如流星般飞出,最终命中 9 环。才让卓玛凭借稳定的发挥,以 682 环的总成绩夺得女子反曲弓个人冠军,成为首位在该赛事夺冠的藏族选手,也让青海湖的射箭文化被更多人熟知。

射箭的精准度不仅在于力量,更在于 “呼吸控制” 和 “风速判断”,尤其是在青海湖海拔 3200 米的高原上,空气稀薄,风力变化大,对选手的技术要求更高。才让卓玛的优势在于 “高原适应性” 和 “传统射箭技巧”:她从小在草原上练习藏族传统射箭,能通过旗帜的摆动判断风速 ——“旗帜每秒摆动 1 次,风速约 2 米 / 秒,射箭时要向左偏 2 厘米;摆动 2 次,风速约 4 米 / 秒,偏 4 厘米。” 决赛中,风力突然增大到 3 米 / 秒,许多选手的箭都偏离了靶心,但才让卓玛迅速调整,将箭的偏角增加 3 厘米,最终仍命中 8 环,保持了领先优势。

她使用的弓箭也充满 “文化特色”:弓是由藏族工匠手工制作的牛角弓,弓臂用牦牛角和桑木拼接,弓弦是牛筋制成,箭杆则是当地的桦木,箭尾缀着彩色的羊毛 —— 这是藏族传统射箭的 “吉祥装饰”,象征着 “箭无虚发”。“这把弓陪伴我 8 年了,每次比赛前我都会用酥油擦拭弓臂,这是我们藏族的习俗,希望能带来好运。” 才让卓玛说,她的爷爷是草原上有名的射箭手,小时候爷爷经常教她 “拉弦要稳、瞄准要准、放箭要快”,这些口诀她至今牢记在心。

赛事的 “文化融合” 让射箭运动更具魅力。主办方在赛场旁设置了 “藏族传统射箭体验区”,游客可以尝试用牛角弓射箭,还能欣赏藏族歌舞表演,品尝糌粑、酥油茶。来自北京的选手李娟说:“在青海湖射箭,既能感受高原的壮美,又能了解藏族文化,这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如今,青海湖已成为 “全国射箭训练基地”,每年有超过 1000 名选手来此训练,才让卓玛也成立了 “藏族射箭培训班”,教孩子们传统射箭技巧。当她站在领奖台上,手中的冠军奖杯上刻着青海湖的图案,身后是湛蓝的湖水和金黄的油菜花 —— 这不仅是她个人的荣誉,更是藏族射箭文化与现代体育的完美融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