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当值主裁被打,主席变打手,女足也有暴脾气

怒火点燃绿茵场:从安卡拉的飞拳到白洁的旗帜

2023年土耳其超级联赛的尾声,注定要被载入史册,但并非以光荣的方式。安卡拉古库队在主场,以少打一人之势苦战到最后一刻,却在读秒阶段被里泽斯普尔扳平比分。这本该是一场令人惋惜的平局,然而,安卡拉古库主席却将比赛推向了失控的边缘。这位情绪失控的领导,怒气冲冲地从贵宾包厢冲下,径直走向主裁判,挥出一记势大力沉的摆拳,将后者击倒在地。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身份不明的“不明人士”随后上前,对倒地的主裁判拳打脚踢,场面一度混乱不堪。土耳其足协主席痛斥这是“土耳其足球的耻辱之夜”,土耳其总统也公开谴责了安卡拉古库队的暴力行为。这一事件,无疑给土耳其足球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比之下,2010年7月智利乙级联赛中流浪者队球员对主裁判佩德罗索的袭击,虽然没有安卡拉事件那样血腥,却同样令人后怕。因对判罚不满,该球员并未按照规定离场,反而冲向佩德罗索,并用胳膊勒住其脖子,试图将其扼杀。如果不是球场安保人员及时介入,佩德罗索或许已经窒息而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其他球员对这一暴力行为却漠不关心,甚至还在一旁闲聊,形成鲜明对比。

这样的暴力事件,并非土耳其和智利足球的专属。中国足球的历史上,也曾上演过球员与裁判冲突的惨剧。2002年全国女足锦标赛半决赛,大连实德队不敌北京城建队,无缘决赛。多名实德球员认为裁判存在误判,遂冲向裁判席,对三位裁判进行推搡,甚至有球员飞踹主裁判。赛后,三名实德球员被取消了全国女足锦标赛资格。

展开全文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前中国国脚白洁的举动。2003年的一场比赛中,白洁因多次遭受犯规却未得到裁判哨子的保护,向裁判理论,结果反而吃到黄牌。在八一队点球大战失利后,她将怒火发泄到裁判身上,一路追骂,并最终从不知何处找到一面旗帜,狠狠地砸向裁判。尽管场面一度失控,但白洁却并未受到相应的处罚。有人分析,当时女超联赛赞助匮乏,举步维艰,而白洁的行为反而加剧了联赛的困境。白洁曾表示自己儿时有当警察的梦想,热血固然可贵,但无论男女,都不能逾越法律和规则的界限。

从安卡拉的飞拳到智利的扼颈,再到中国女足的推搡和砸旗,这些事件无不警示我们:足球是美丽的运动,但暴力绝非足球的应有之义。维护公平竞赛,尊重裁判的判罚,是每一位球员和足球从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摒弃暴力,才能让绿茵场真正成为展现体育精神的舞台。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