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报|北大武术队在2023年首都高等学校武术个人单项比赛中再创佳绩

/ 领奖 /

光荣时刻

本次单项比赛,北京大学武术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由于北京大学武术队仅由普通生组成,备战的同时还须面对着学业与科研的压力。同时队里有超过一半的队员是第一次踏上高校个人比赛的赛场,他们接触武术这项运动的时间不久,在武术基础与训练时间上天然处于劣势。加之武术队刚刚结束集体项目的紧张排练与比赛,休养时间较短,便要转身投入竞争激烈的个人单项比赛,只有一周的苛刻准备时间要求每位队员必须迅速调整心态,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己的每个动作推向完美。严峻的形势考验的正是队员们的毅力以及求胜的决心。

本次比赛是疫情以来第一次线下个人赛,各路北京高校武术队摩拳擦掌,渴望一展身手。并且本次比赛首次取消了体育特长生组的设置,这意味着来自首体院,北理工等校的特长生将与普通生在各个项目中同场竞技,名次的争夺空前激烈。而对于北京大学武术队来说,新队员缺少参赛经验,老队员则面临着科研压力和伤病风险,如何在这场体育盛会中完全发挥自己的水平,超越对手争夺名次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关关难,关关过。

指导教师彭芳老师始终与同学们站在一起,每次训练都悉心指导,精益求精,既以高标准严要求督促同学们进步,为同学们传递种种易被忽略但在赛场至关重要的经验,也为大家的努力付出和成长给予了充分肯定,鼓舞了团队的士气。同时彭老师事无巨细地为队伍做好了各项比赛准备工作,为团队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武术队全体参赛队员凭借着对武术的热爱,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训练。毕业年级队员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即使面临着眼前毕业论文答辩的压力也坚持抽出时间参与训练,不仅报名参加了多个项目,还组织协调了比赛的各项事务。

在北京大学和体育教研部的大力支持、彭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全体队员的齐心合力之下,队员以昂扬的斗志与敢于拼搏的精神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在十余个项目中取得前八的名次,让北京大学的称号多次在全场的广播中回荡,充分展现了北大学生不畏困难、一往无前的精神面貌。

队伍风采:

彭芳 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副教授 北大武术队教练 北大武术协会指导教师

多次获评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教练员奖,首都高等学校武术比赛及首都高校来华大学生武术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教练员奖。作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不仅所带领的北京大学武术队多次斩获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首都高等学校武术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运动队奖,同时也培养出了多名全国高校武术比赛冠军和市级高校武术比赛冠军。

盛华玺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参赛项目:男子初级长拳三路,男子初级剑术

盛华玺作为武术队的队长负责了本次比赛包括注册、检录、饮食等各项事务。同时他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坚持备战了两个项目,用自身行动与言语让新队员稳住心态,为本次比赛中团队取得的成绩做出重大贡献。综合各方面表现,盛华玺获评优秀运动员。

徐海涛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赛项目:男子初级棍术,男子初级刀术,男子自选长器械

获得奖项:男子自选长器械第五名

徐海涛是武术队的老队员,也是武术队队长,在队里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他的动作气势磅礴,虎虎生威。在论文答辩期以及腰伤的压力下,他仍主动报名了自选棍术以填补项目人选空缺,并且坚持完成了各种跳跃的难度动作。

万义文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赛项目:女子32式太极剑,女子24式太极拳,女子太极八法五步

获得奖项:女子32式太极剑第一名

万义文是武术队的老队员,太极基础扎实,曾在往届首都高校武术比赛的太极单项中名列前茅。本次比赛,她在女子32式太极剑项目中全力以赴,以中正的身法、标准的动作得到了裁判的一致高分认可,最终实现了冠军的突破。

苏晨曦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生

参赛项目:女子24式太极拳,女子自选太极拳,女子自选太极器械

获得奖项:女子24式太极拳第二名,女子自选太极拳第五名,女子自选太极器械第四名

苏晨曦不仅获得了女子24式太极拳亚军,而且还作为女子自选太极拳和女子自选太极器械项目的唯一普通生,与体育特长生同台竞技,取得了优异名次。她在每个项目中的稳定发挥和出色成绩为团体总分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子怡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本科生

参赛项目:女子自选剑术,女子传统一类拳术

获得奖项:女子自选剑术第三名,女子传统一类拳术第七名

这是刘子怡第一次踏上赛场,但她以过硬的基础完成了各种难度动作,剑法婉若游龙,太极意蕴悠长,八卦掌步态掌法双全,身体轻盈而有力,奉献了许多精彩瞬间,并且在前两名均是体育特长生的情况下取得自选剑术第三名。

刘佳蕾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赛项目:女子太极八法五步,女子42式太极拳,女子32式太极剑

获得奖项:女子太极八法五步第四名,女子42式太极拳第八名

刘佳蕾作为毕业年级队员面临着论文答辩压力,但她尽力协调时间,积极备赛,在赛场上全身心投入。参加女子42式太极拳项目的体育特长生众多,但她仍然凭借着舒展的动作、稳健的步伐以及出色的综合表现取得了优异名次。

刘宇政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

参赛项目:男子自选剑术,男子初级剑术

获得奖项:男子自选剑第五名,男子初级剑第六名

这是刘宇政长时间以来第一次重返单项赛场。在自选剑术有四位体育特长生参加的情况下,他放平心态,专注自身动作,顺利完成了四个颇有挑战的难度动作,通过了对自己的考验,并且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绩。

叶家榕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本科生

参赛项目;男子初级长拳三路,男子初级棍术,男子初级刀术

获得奖项:男子初级棍术第五名

这也是叶家榕首次踏上高校个人单项的赛场。从小打下的基本功令他能够打出教科书般标准的动作,每一个发力,每一个定势都能体现出他与一般选手的分别。面对激烈的竞争,叶家榕一往无前,勇夺佳绩。

朱斯澄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赛项目:女子传统单器械,女子传统四类拳术

获得奖项:女子传统单器械第七名

朱斯澄是第一次参加武术个人项目的比赛。此次备赛,除了武当玄武拳,她还特意新学了一套武当玄武棍。新套路的学习时间短任务重,棍术练习的过程中她经常把腿打得乌青,即便如此,她还是全力备赛尽可能做到最好。比赛当日,她精气神饱满,最终获得女子传统单器械第七名,位列该组非体育特长生第一名。

卢舟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本科生

参赛项目:男子自选剑术

卢舟第一次参加高校个人单项比赛,并选择了有众多特长生竞争的自选剑术。他沉着发挥,完美地呈现了自己精心编排的动作,展现出敢于拼搏的面貌。虽没有满意的名次,但在竞技精神上不落下风。

本次比赛的圆满成功,离不开武术队教练与队员们为本次比赛的辛勤付出;离不开两位未参赛队员——基础医学院2022级本科生李乐、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香书——自告奋勇为团队在摄影、后勤方面提供的帮助;更离不开离不开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领导对北京大学武术队的大力支持。感谢老师、同学们在比赛前夕与比赛过程中为团队提供的诸多帮助。

尽管比赛已然落幕,但北大武术队的征程仍未结束。北大武术队将在新的起点上再接再厉,刻苦训练,以武术强健体魄、涵养精神,继续发扬不畏强敌、敢于拼搏的体育精神,展现北大体育人的风采与精神风貌,在未来的比赛中再创佳绩,为北大赢得更多的荣誉!

供稿 图片 北京大学武术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