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趕製,1個多月生產10萬個足球
貝殼財經記者走訪時,奧凱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園區,一箱箱足球整齊地堆放在空地,工人們將貨物裝載進停靠在旁的卡車上,幾分鍾後,這些足球便發往全球各地。
自1995年入行以來,吳曉明和足球的淵源已有27年,其間先後經曆了6屆世界杯。
“世界杯熱潮真正在義烏爆發,還是2002年韓日世界杯。背後原因除了舉辦城市距離較近,氛圍很容易傳播到國內外。更重要的則是中國男足首次闖進世界杯,國內足球氛圍空前熱烈。”當時的熱鬧場景,也在吳曉明腦海中烙下印記:倉庫裏的囤貨幾乎全部被經銷商搶空,自己每天都會接到無數個訂貨電話,根本忙不過來,“最後感覺整個義烏都在造足球。”
世界杯所帶來的巨大商機讓吳曉明動心。此後,每屆世界杯開賽前一年,他都會安排人手準備足球生產。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前夕,一位客戶找到吳曉明,對方得到官方授權,允許其開發部分周邊產品。對方計劃生產10萬個印有32強國旗的紀念足球,並希望吳曉明接單。
選中吳曉明自有道理。自2000年創建足球品牌,吳曉明就選擇切入外貿領域。很長段時間裏,吳曉明帶著樣品頻繁地出沒於南美、歐洲等多個國家,和當地商貿公司洽談交流,簽訂合作協議。
“我們的足球無論品質還是款式都是市麵上最好的檔次。”吳曉明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公司主要市場在歐洲和南美洲。疫情前幾乎每年都會向這兩個區域銷售100多萬個足球。特別是歐洲市場,吳曉明早在2012年就和西班牙馬德裏大區足球協會進行合作,如今當地所有社區賽事所用足球都是由他提供。
“其實時間很緊張。盡管7月底接到訂單後就開始動工生產,但疫情導致8月很長時間內無法開工。從接單到發貨,中間生產周期隻有不到50天。”接到訂單後,吳曉明迅速組織員工開始加班加點趕製足球。
貝殼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通常一款足球生產過程需要近10道工序,從下料到剪裁印刷,再由工人將球片縫紉成新球進行充氣檢驗,直至最終包裝出廠。
“工廠除了60多位工人外,還有專業的生產機器。每天產能可以達到3000個足球。”吳曉明解釋,“盡管10萬個足球隻要1個多月就能完成,但這期間還不斷接到其他客戶的訂單,需要同時開工。”
事實上,吳曉明在年初就接到數筆來自海外的訂單,不少客戶在收貨後還發來追單消息。
根據過往經驗,賽事結果直接影響外貿商的訂單量。哪支球隊在比賽中走得更遠,這個國家的應援物品需求量就越高。通常工廠和采購商都會“押注”幾支實力強勁的球隊,產量也會有所偏移,以備後續出現臨時補量的情況。
2022年初,一位海外客戶最早預訂了5000個足球,但隨著球隊打進杯賽正賽後,對方當即發來補單的通知。
“盡管受原材料價格、人工等成本上漲因素影響,足球利潤較之以往有所縮減。但世界杯帶來的訂單利好也讓業績相比去年有所增長。至少讓義烏體育商們成功度過了此前的低迷期。”吳曉明說。
從小商販成長為球衣製造商,溫從見今年開始嚐試原創設計球迷助威服。
義烏製造也要“卷”,老板打板裁剪拚原創
“每屆世界杯開賽前的一年時間內都會格外忙碌。不但海外訂單會集中爆發,國內球衣銷量也會比平時翻上幾倍。”行走於製衣車間裏的溫從見,不時拿上一款球衣反複檢查細節,“這是特意為世界杯設計的原創球衣,來不得半點馬虎。”
2007年入行以來,溫從見就將公司發展方向定在了球衣領域,“我從小就喜歡足球,每屆世界杯更是場場不落,深知球衣對球迷的意義和重要性。”
15年深耕,溫從見逐漸從小商販成長為國內知名球衣製造商。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期間,僅外貿就銷售出180萬套球衣。一次觀看比賽時,他意外在電視上看到球迷身穿自己所製造的球服為球隊助威,“作為一個足球愛好者,那一刻真的很激動。”
盡管依靠銷售世界杯周邊球衣獲利匪淺,但溫從見也有自己的遺憾:彼時因為版權意識薄弱曾吃到不少苦頭。思索良久後,他決定,2022年世界杯所生產的球迷助威服全部由公司原創設計。
要做原創,並不容易。
今年3月,溫從見開始就各支進入世界杯的球隊進行球衣設計。不會網稿的他選擇在紙上手繪出大致需求,再找到專業設計人員溝通球衣的顏色和細節,最終由雙方不斷修改調整後完成。
“球衣並非改個顏色這麼簡單。為了避免千篇一律,我們通常選擇球隊以及背後國家的獨有元素和色彩,將其設計進球衣裏。”溫從見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以阿根廷球迷服為例,保留傳統藍白色元素的同時,還在球衣中間繡了太陽圖案以及兩顆金星,以代表阿根廷此前奪得過兩次世界杯。“雖然這些款式都是全新的設計,但球迷根據衣服上的元素也能清楚是哪個國家的助威服。”
3個月後,當32支參賽球隊的衣服樣品全部出爐,溫從見將圖片逐一發給此前合作的外貿夥伴,對方很快發回肯定反饋。一位南美客戶在看到巴西和阿根廷球衣時,當即預訂了近4萬件球服。
溫從見狠狠地揮舞了拳頭:成了!
原創獲得肯定隻是第一步。彼時,離世界杯開賽僅剩寥寥數月時間,為了盡早完工,溫從見緊急安排工廠加大力度生產,“平時工人都是6點下班,但為了趕工專門安排了值班表,輪流加班到深夜10點。有時候甚至自己都會親自坐到縫紉機前打板裁剪。”
“世界杯確實給廠商帶來巨大的訂單量和收益。”溫從見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相比起來,去年全年才達到180萬件球衣訂單,今年2個月時間就突破230萬件。光是5月至8月就比去年同期差不多增加了3到4倍。”
初次試水自主設計就獲得成功,讓溫從見信心大增。他計劃著世界杯後開始更大膽的嚐試,“今後將陸續推出五大聯賽中各家俱樂部以及國家隊的原創球迷服,讓更多球迷能隨時身穿‘定製’的球服助威呐喊。”
世界杯帶來巨大訂單量,為了盡早完工,溫從見安排工廠加大力度生產。
周邊產業爆發:“世界杯專線”20多天抵達中東
世界杯熱潮襲來,獎杯、徽章等紀念品,甚至物流運輸業同樣借勢爆發。
在義烏經營獎杯生意的陳顯春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前段時間工廠一直在趕製世界杯相關產品。自己入行已快20年,幾乎每屆世界杯都會接到海外客戶發來的世界杯紀念獎杯、徽章等周邊產品的訂單,如今手裏的訂單量同比增加了近50%。
按照往屆世界杯準備的時間和規律,陳顯春早在2021年就聯係上合作過的客戶,逐一谘詢對方是否有下單需求,便於自己提前準備,“就怕到時候突然找上門來,根本來不及備貨。”
除了大規模生產獎杯外,陳顯春今年還嚐試設計出多款具有卡塔爾元素的徽章掛牌、鑰匙扣、車掛等小物件。她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不少客人特意派單定做類似商品,以在世界杯期間拜訪客戶朋友和洽談業務時用作贈送。
一位專門生產經營手拍掌、助威喇叭等玩具的商家同樣向貝殼財經記者介紹,以往公司所接到的外貿訂單大多為零散小單,隻有聖誕節才偶爾接到大規模訂單。而今年在世界杯加持下,銷量同比往年增長超過40%。
“世界杯助威商品長時間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麵。前段時間還有客戶追加訂單,在得知海運可能無法及時送達後,甚至表示願意花高價直接走空運。”上述商家說。
當地一家物流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近幾個月公司接到大量發往中東的訂單,每個月都會發出數百個集裝箱,幾乎全部都是和世界杯相關的商品。
為了讓世界杯相關產品更快運到世界各地球迷手中,9月中旬,義烏還專門開通了“世界杯專線”。通過這條海運專線,從寧波港和上海港出發,隻需20天至25天就能直達卡塔爾哈馬德港。
菜鳥國際供應鏈運輸團隊高級物流專家胡斐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往年義烏的出口市場集中在歐美,但受世界杯刺激以及中國與中東貿易的整體趨勢影響,義烏向中東的出口正在逐步增加。
世界杯對於義烏相關出口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據義烏海關統計,今年前8個月,義烏出口體育用品38.2億元,出口玩具96.6億元。
“相關海運專線將長期運行,不僅為服務世界杯,也是看好中東等地區市場潛力的一個體現。世界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會為該地區的經濟帶來明顯的刺激效應。”胡斐說。
世界杯熱潮來襲,獎杯、徽章等紀念品生意火熱。